前言十二雨过天晴

东歌世子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笔下文学 www.bxwxa.com,最快更新悠悠有想念平生最新章节!

    太安城动荡来的快去的也快,燕剌王赵恒的数万兵马,被由数百郡县集结的守军加上数千鱼鳞营的兵士,给杀的干净,街道外也在短短几日收拾的干净,好似什么都从未发生。

    天公落下大雨洗涤这血腥。

    新帝继位一切从简,文人武人聪明些的都活下来了,这位年幼的帝王好似格外宅心仁厚,可小手一挥却是在兖州杀了近千人,不禁让这朝上的老人说一句好手段,而后为帝师平反,死后谥号,是近百年内南离从未有过的文正,朝堂重臣颜如墨借兵数万,解了太安城燃眉之急,在本就升无可升的情况下,给了他一个殿阁大学士,在加数道赏赐,香火情愈发浓重。

    这场战役最大的功臣北凉王徐萧,也只不过在杀尽敌寇后,独自一人见了新帝,没有人知道他们二人说了什么,只知道城内禁军尽数回到了兵部之手,而凉王在没有出现在庙堂之上。

    咣当一声。

    吕家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,没有人试图阻止那个老人和他身边的十八位义子,老人铁甲上的血迹还未干涸,他离了纸伞,淋着雨走进大堂,他看到了吕知命。

    吕知命没有惊讶和意外,他看着自家的岳父,对这个素未谋面的老人,出乎意料的淡定。

    这个戎马半生的老人,此刻全无一点霸气,他看着吕知命,雨水混着血水流在地面上,老人拎起吕知命的衣袖,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的老人,咬着牙落下眼泪,他双手握拳可迟迟没有落下,徐萧看着吕知命,又看了看这整个吕家,他放下手。

    这个霸气冠绝天下的老人,再无一丝霸道,淋着雨犹如一只老狗般走出吕府。

    雨越下越大直到滂沱落下。

    十八位高矮胖瘦都有的北凉重臣,抬着一口棺木出了太安城,一个本应风流无比的读书人,他近乎疯癫的拦着这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”的异姓王徐萧。

    他泪流满面赤着双脚拖住一名大汉的靴子,而后被一脚踹飞,他抱住棺木被人一次次被甩出,直到鲜血淋漓,直到他的脸颊不在红润,他顶着惨白的脸,看着那个骑在马上的老人,他对着老人声嘶力竭道:“留下她,留下她。”

    这个太安城最会读书,最会翻书的读书人,被一个老人按在水中,不过几个呼吸就痛不欲生的吕知命,被扔在道上,双腿被划开好几个口子,浑身浴血几乎成了个血人,直到最后他晕倒在道上,也没有一人敢上前将他扶起,那是杀了半个天下的北凉王徐萧,这个曾经有望,现在也不是毫无机会,成为帝王的北凉王徐萧,谁敢冒犯这个徐人屠,谁敢冒犯这个活阎王。

    文人惜命不在名,武人惜命不在权。

    这个朝廷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,依旧是有多的数不清的人,想削尖了脑袋进庙堂里求一份富贵,抛妻弃子杀人越货只要是可得到荣华富贵,就会让人止不住的前赴后继,就像百姓嘲笑那飞蛾扑火的执着一样,就算死在多的人,也比不过在死了千百人中,侥幸活下来的那一人耀眼,那个在春秋里埋了不计其数尸骨的异姓王徐晓,恰巧就是这么一个人。

    深宫里老太监为赵松陵带路,走到了读书人待的小院

    小院地处深宫偏南,四面砌着高墙,高墙之高根本没有入口可言,高墙之厚远胜院落,左边隔着一处小湖做了一条水渠可供饮用之需,也得亏这小水渠,这数颗桃树才可以活下去。

    这个地方隐蔽到不在高楼之上,根本让人无从发现,赵松陵才知道,父王生前为何要呆在摘星楼的原因,也知道为何,他每逢登楼也只会带陈保华一人,赵松陵露出与自己年岁毫不相符的沉着冷静,在集结过万兵卒与使颜阁老一系,不惜冒着株连的风险临阵倒戈一事看出,这个读书人的谋世之术何其惊人。

    赵松陵在见这个读书人,他全无初次见面时的儒雅,读书人此刻蓬头垢面连原本干净的衣服都沾染上了许多灰尘,他直接忽略了赵松陵这个全天下最尊崇之人,拿起鞋底砸向陈保华陈总管,后者一脸无所谓还带着些许微笑。

    读书人更是气不可耐,他准备抓起石凳,才发现石凳根本不是他能挪动的,他放手恶狠狠的骂道:“死太监,还老子酒来。”

    桃花苞熟透露出深红,花蕊带着淡淡幽香,桃子还需到清明前后才可结出,这个嗜酒如命的读书人,看来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喝上酒。

    赵松陵往前走出一步看了一眼陈总管,后者从怀里拿出一只酒壶,读书人快步抢过倒入口中,而后大梦未醒般的倒在地上。

    陈总管恭敬的站在赵松陵身旁,他有他自己的小心思,他手中红丝蠕动,陈保华想杀了这个读书人,这个世道不太平,见到了比自己聪明或者比自己主子聪明的人物,自然就要考虑是否要收于门下,他读过书也看过以前那个不太平的世道,知道忠诚二字于人而言犹如逆水行舟,着实让人难以取信。

    利、势、色、道,其中以富贵荣华的利、势,二字为最下等,而后才子美人的色可入中等,却也是不入流,先帝以创道用人一事最为中和,兵力尽数交于徐萧,法制前有李悝,后有申不害,儒学帝师叶自衡行君子之道,龙虎山道教一脉的无为之治,法通则天下太平,百姓得以休养生息。

    陈保华终究没有出手,而是跟着赵松陵离开院落,他是个奴才,也是个忠诚的奴才,更是个听话的奴才。

    而对于奴才最大的道理莫过于听话。

    吕知命为救帝王,召集数千义士入宫死战,被封号吕国公,接替帝师之责带达天听,以及暂代首辅一职。

    没有人敢介意他在太安城出的洋相,在哪个动不动就屠城杀人的,徐阎王面前,就是吓尿了裤子都不算是什么大事。

    吕府内,吕知命抱着尚且年幼的吕梦,他坐在轮木椅上看着门槛,包裹着吕梦的锦布,被一滴水打湿。

    吕知命看着安睡的吕梦,他眼角含泪,对着粉雕玉琢的人儿,笑了笑继而再次流泪,他想起一句话,苦时当苦这不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