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小丫鬟(全本)_分节阅读_75

唯珎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笔下文学 www.bxwxa.com,最快更新红楼小丫鬟(全本)最新章节!

    意,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琳琅将书信锁进梳妆台的抽屉里,又往箱子底下看,无非是半箱子书并一些笔墨纸砚香珠香扇子玩意。琳琅拿出一套书来看,喜道:“哎呀,这一整套兵书集历代之大成,我找了许久都没找到,市面上没有卖的,没想到林姑娘倒送了我一套。”

    又看下面的,皆是市面难买的杂书,大部分都是古往今来的农书、医书、兵书等等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红木匣子,里面是一整套金饰,赤金累丝盘螭八宝项圈,同套的长命锁、手镯、脚镯,然这一套金饰极细巧极别致,项圈镯子锁片都用极细的金丝编就,穿着米粒大的八宝,掂量掂量,一整套不过三两重,正是虎哥儿如今该戴的。

    众人一看,翠儿赞叹道:“好精巧,难为他们怎么打得这样繁复,又这样细致轻巧。”

    琳琅抿嘴一笑,道:“真正的老匠人,一两金子能拉出几十里的金丝而不断,比咱们的头发丝儿还要细,再编出花样儿来,这样的东西已经不能论重量了,须得论工艺,我也有好几件这样的首饰呢,宝贝似的收着。你给虎哥儿收起来,我嫌家里的金银项圈儿都太重了,素日也不给他戴,奶奶常说太素了些,正好,这个明儿给他戴,也不压脖子手脚。”

    翠儿收了,又把箱子归拢。

    琳琅微微颔首,道:“这一整套兵书拿出来,过几日回去带上山。”

    翠儿一怔,随即恍然大悟,笑道:“原来奶奶一直想买这书,是给大爷买的。”

    琳琅淡淡一笑,并不言语,及至换上银红纱衫,忽又道:“你先把出门的衣裳拿出来,不必太奢华,家常即可。”

    翠儿忙开箱取了衣裳首饰,先展与琳琅看,待她点头后方能预备。

    琳琅道:“不必备累丝金凤,开春了,谁还戴那金灿灿明晃晃的累赘东西。”

    翠儿笑道:“既出门,不戴这凤戴什么?”

    琳琅想了想,笑道:“把那个羽毛点翠丹凤朝阳挂珠的钿子拿出来戴,两边以点翠小凤压鬓,这三样尽够,余者也就不必繁琐了。”

    翠儿打开梳妆匣子,果然按着琳琅说的预备起来。

    临睡前,琳琅又裹着灰鼠披风去杨奶奶房里亲视一遍,方回屋安歇。

    如今杨家院子共有三进,后院三间正房给杨奶奶居住,琳琅和杨海、虎哥儿则住在中院正院,前院是待客的客厅花厅并书房马房车房厨房等等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,却下了几点微雨,洗得茜纱窗外一株芭蕉分外青翠可爱,琳琅起来隔窗见了,回头对秋菊道:“这芭蕉长得好,叫你父亲分两株出去,移栽到老太太窗下,衬着老太太院里的海棠就更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秋菊捧着脸盆站在她身后,笑盈盈地道:“我记着了。奶奶且先梳洗罢,今儿下了雨,又有三分春寒,我穿着袄儿还觉得冷呢,奶奶可要多穿两件衣裳。”

    琳琅问道:“老太太和虎哥儿起来没有?”

    秋菊答道:“才见到我姐姐要了热水,又叫我娘预备哥儿吃的鸡蛋羹,想来是起了。”

    琳琅嗯了一声。

    洗漱完,翠儿给琳琅挽了一个家常髻,只戴了金坠脚扁簪压住,鬓边别了一朵绢制的宫花,琳琅也并没有涂脂抹粉,略收拾妥当,便去杨奶奶房里。

    杨奶奶盘腿坐在炕上,拿着拨浪鼓对虎哥儿摇晃,笑嘻嘻地道:“虎头,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虎哥儿已经能记人了,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看过来,露出笑容,慢慢地爬动起来,伸手去抓。杨奶奶一扬手,躲了过去。如此三四次,虎哥儿总抓不到,哇的一声哭起来。

    杨奶奶忙把拨浪鼓塞在他手里,虎哥儿果然止了哭声,只是兀自抽抽噎噎。

    杨奶奶见状,嘟囔道:“真真是个小坏蛋,哭什么?又不是不给你!”

    琳琅看得好笑,走过去道:“奶奶逗他做什么?仔细哭声吵得奶奶脑子疼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道:“他得爬动爬动才好。”

    一见到琳琅近前,虎哥儿立即松了手,朝琳琅伸来,张嘴,脸上还挂着两点晶莹。

    琳琅伸手抱他入怀,他埋头就要吃奶,笑得杨奶奶捧腹,道:“他饿了,知道找吃的了。你今儿别喂他奶,先喂他吃鸡蛋羹,我□兰娘炖得嫩嫩的。”

    琳琅有心过几个月便给虎哥儿断奶,便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一时鸡蛋羹送上来,小小的一碗,一个鸡蛋的量,琳琅拿着小汤匙先尝了尝,滑嫩无比,并没有放盐和糖,方喂给怀里的虎哥儿,虎哥儿张口吃了,不闹不哭,乖巧得很。

    杨奶奶看得欢喜,笑叹道:“咱们家如今大好了,想大海小时候,哪里吃得起鸡蛋羹?如今咱们家又买了院子,又买了下人,还置办了几样家具东西,怕是没钱了罢?嗳。这些东西不办不好在城里走动,买了办了又忒花钱,真真是京城居大不易!”

    琳琅笑道:“一个鸡蛋一文半,虎哥儿吃得起。这院子三百两,下人五十两,家具并没有花几个钱,原本连带院子就有几件家具能用,下剩不够的多是把山上用不到的运过来,人力钱都没用到,不过管了大哥手底下那帮士兵几顿饭。家里还剩四五十两银子,几十吊钱,咱们月月还有俸禄,吃用花费不过三五两银子,日子过得绰绰有余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听了,方略略放心,倒多吃了一碗粥。

    饭毕,琳琅叫翠儿把黛玉送的金饰给虎哥儿拿来戴上,笑道:“林姑娘给的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听了,道:“难为林姑娘这么个大方性子,处处妥帖,还有人说她小性儿。”

    琳琅奇道:“奶奶听谁说的?我并没有说过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拿着小风车吹了吹,一面逗虎哥儿,一面笑道:“荣国府打发婆子来送东西时,你偶尔不在家,我便见了,留她们说几句话,她们嘴里也没个忌讳,好的坏的吃了酒便吐露出来,如此一来,我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。”

    琳琅叹息一声,又道:“明儿我去荣国府一趟,再去看看玉菡,玉菡这两日就要南下,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。”杨家如今和蒋家就隔着一条街,几步路便到了,来往十分方便。

    杨奶奶点头说道:“你去罢,横竖家里还有我带着虎哥儿。”

    荣国府当日回了帖子,琳琅看后,第二天饭后便过去了。

    荣国府的省亲别墅已将竣工,上下忙乱得不行,置办的东西还没得,王夫人更是团团转,也没功夫应酬交际,大概事务都是凤姐料理,忙迎了出来。

    只见琳琅穿着雨过天青缎绣兰草的对襟褙子,配了一条葱黄绣花马面裙,披着一领青肷披风,头上梳着高髻,绾着丹凤朝阳点翠衔珠钿子,两侧凤点头压鬓,髻后别着一朵兰色纱堆的花儿,齐眉围着攒珠勒子,显得贵气逼人,便笑道:“哎哟哟,姐姐如今越发有气度了,行动间,我瞧着,我们都不及姐姐!”

    琳琅笑道:“你这话叫我臊得脸都没了,我连你一零儿都不及呢,偏你颠倒着说。”

    凤姐一笑,道:“原来我竟夸了自己?快进来,太太那里没空,姐姐只好给老太太请个安,别打搅太太了。我也知道姐姐和太太亲,只是太太着实分不出身来,等太太闲了,我再打发人请姐姐来吃酒玩乐。”

    琳琅忙道:“自然以大事为先。府上的省亲别墅建了半年了,何时竣工?”

    凤姐道:“竣工倒快了,只是还有许多东西未曾预备,还得题匾额,刻诗,还要挂上帘子,寒冬无花的时候,还得扎花儿好到时候系在枝头上,大约得到十月才能忙完呢!”

    琳琅道:“亏得府上上下人众,家资饶富,不然还不知道得忙到猴年马月。”

    凤姐听了,脸上不免露出得意之色。

    琳琅却暗暗叹息,她自恃强壮,忙碌不已,越发显露出不好的情景来,粉光脂艳也掩不住疲惫的神情和蜡黄的脸色,只是她已经提醒过凤姐一次,再不好开口了。她虽爱凤姐为人,但凤姐之下场,确实是自作自受。

    到了贾母房中,三春姐妹和二宝都在陪着她老人家说笑,见到琳琅,贾母便觉欢喜,道:“你怎么有空来?我知道,你也是个忙人儿。如今我上了年纪,越发不爱出门走动,外头的人来了,我也不见,都是太太和凤丫头她们料理。”

    琳琅请了安,笑道:“前儿老太太打发人转送林姑娘那么些东西,今儿来谢老太太。”

    贾母道:“她和你好,你只管受着,说什么谢不谢?”

    众人听了都笑,探春道:“姐姐谢了,林姐姐怕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琳琅闻言也笑了,道:“如此一来,我得回信亲谢呢!”

    宝钗道:“你回信,怕林丫头便说你和她生分了。”

    贾母吃了一口茶,又叫琥珀给她沏茶,问道:“今儿怎么没带你家哥儿来?我就爱他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儿,虎头虎脑的,跟咱们家细皮嫩肉的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琥珀近前,琳琅忙欠身接了,道:“有劳妹妹。”

    琥珀抿嘴一笑。

    琳琅方答贾母的话道:“我们家的孩子,胡打海摔惯了的,皮厚肉粗,哪能比得上府里哥儿尊贵?只是家中老祖母在家带着,何尝肯让我带他出门。”

    贾母道:“你也太谦逊了。”

    扭头问玻璃道:“鸳鸯呢?鸳鸯怎么不见?每回她琳琅姐姐来了,必是第一个来,怎么这时候了还没见她?”

    玻璃笑道:“昨儿个夜里鸳鸯姐姐着了凉,起来后有些头重脚轻的,老太太一早还打发大夫给她瞧了,叫她在房里养着,不必搬回家去,怎么偏忘记了?”

    贾母道:“瞧我这记性。既这么着,下回再叫她来见你罢。”

    琳琅道:“鸳鸯病了?我去瞧瞧她。”

    贾母忙道:“你是什么身份,她是什么身份,怎好劳烦你亲自去看她?”

    琳琅闻言笑道:“我又有什么身份了?难不成我就不是老太太太太跟前长大的?或者说我是那冷心绝情的,一朝飞上枝头便翻脸不认人,也不认素日姐妹了?老太太这么说,不但小瞧了我,也小看了老太太和太太自己呢!”

    贾母听得喜悦,笑道:“你快去罢,我一句话,你回这么多,竟成我的不是了。”

    琳琅方含笑出了贾母的屋子,径自往鸳鸯房里去。

    鸳鸯是贾母的执事丫头,虽说平素晚上都陪侍贾母,但也有单独的屋子。

    琳琅一路行来,丫头婆子见了都来问好,她也十分谦逊,并不摆官夫人的款儿,将及鸳鸯屋门口时,可巧撞见袭人麝月晴雯等人出来,她们都请了安,道了好。

    琳琅笑道:“快别多礼。你们来看鸳鸯?”

    袭人忙笑道:“正是。奶奶来看鸳鸯姐姐,快请进去,她醒着正裹着被子出汗呢!”

    两个小丫头忙打起帘栊,琳琅道了谢,才进去,无意中回头,看到晴雯撇了撇嘴,心中不觉一怔,只听鸳鸯道:“姐姐来了?快请进来。”

    琳琅随即将此事丢开,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鸳鸯倚着靠枕,裹着一幅杏红缎子被,面色潮红,散着青丝,倒越发显得俊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