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小丫鬟(全本)_分节阅读_81

唯珎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笔下文学 www.bxwxa.com,最快更新红楼小丫鬟(全本)最新章节!

    头。

    虎哥儿一脸严肃地盯着满案的东西,突然看到熟悉的笔墨纸砚等物转头去看站在杨奶奶身边的琳琅,露出大大的笑容。这些都是琳琅家常使用,每回看书作画时,都带他在身边,耳熏目染之下,对虎哥儿而言,都是极熟的。

    琳琅微微一笑,虎哥儿一把抓起一支湘妃竹的毛笔,挥了挥,便要放在嘴里咬。

    杨奶奶忙上前拉住他的小手,道:“这东西可不能吃

    琳琅见状,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众人都笑着恭维道:“说不得将来状元传家,做得锦绣文章

    听得众人的吉利话,杨奶奶和莫夫人等喜得眉开眼笑,连连谦逊。

    杨海心中非常得意,脸上也有光彩,苏守备拈髯笑道:“你是武将起家,虎哥儿将来是状元传家,可谓文武双全矣。

    苏守备斜晚了他一眼,再如何谦逊,脸上的笑容都要流淌下来了。不过苏守备体谅他,二十多岁了,成亲晚,儿子也生得晚。苏守备全然就没想到自己也是二十好几才得了一个宝贝儿子,比他还欢喜过了头。

    回头看时,虎哥儿手里的毛笔早被抽走了,正拿着一块极软极细的点心磨牙。

    淋琅笑道:“该用饭了。

    杨奶奶这才回过神,问道:“长寿面备下了?”

    琳琅忙道:“早齐备了,只等着开席了。

    当下,仍立了屏风,男女分开入席.

    虽说他们并不讲究立规矩,但琳琅仍是虚设座位,在各桌上照应。

    莫夫人与杨奶奶同桌,亲手喂虎哥儿吃鸡蛋羹,一股腥气直冲鼻端,忙强压了下去,见虎哥儿一双大眼直盯着满桌,不断想伸手去抓,便对杨奶奶笑道:“瞧他馋得样儿,明儿叫琳琅给他熬一点子肉汤吃吃,等牙长齐了,就能啃炖的烂烂的肉了。

    杨奶奶道:“他如今也能喝点子肉汤肉粥了,肉却不敢给他吃,怕他脾胃弱,不消化。

    琳琅正好从别桌回来,听了便笑道:“晚上就熬一碗野鸡崽子汤给他。

    杨奶奶含笑点头。

    席散后,各归各家,琳琅忙送上岁糕做回礼,也打发人给庄夫人等回了些。

    宁孺人笑道:“你人小巧,这糕儿做得也小巧玲珑,倒叫人不敢下口了。

    琳琅忙道:“都是模子里印出来的,并不费事。婶子若要用,只管打发人来取模子,各色花样的模子有好几副昵。

    宁孺人笑道:”既这么着,明儿我来借花样子的时候再借模子。说着,一径去了。

    却说莫夫人回去后,只觉得有些困倦,面色怏怏,苏守备忙道:“虽说入秋了,秋老虎可厉害着,别是被热气激了罢?我打发人去找大夫瞧瞧。

    莫夫人也觉得确实不爽,便应了。

    少时随军的大夫来了,帐子放下,苏守备带两个老嬷嬷和未留头的小丫头候着。

    那大夫把了左手,又换右手,如此三四次,起身对苏守备道:“摸着像是滑脉,只是日子太短了,并不准确,过上十天半个月再来把脉,许能确定些。”

    且不说苏守备是如何又惊又喜,莫夫人在帐内又是如何震骇,却听那老嬷嬷忙道:“这个月,太太的经期并没有来,只说是到了年纪,又经历过大悲大痛,停了经,便没如何在意。

    那大夫想了想,道:“虽有三成准了,但未得准脉细,我也不敢确定。依我看,也不必吃什么药,只拣些清淡的时鲜瓜果蔬菜做了给太太吃,好生静养着,别劳累了,毕竟有些年纪了,等到了日子,我再来亲自诊脉。

    苏守备忙亲自送了他出去,回来时,却见莫夫人倚着靠枕,热泪盈眶,周围丫鬓婆子都在软语劝解,忙上前坐在床边椅上安慰

    莫夫人拿着帕子拭泪,脸上有悲有喜,对苏守备道:“我只道五年前小月了一回后,竟绝了念想,谁承想到了如今三十八岁,竟又有了消息。'

    说到这里,扯着苏守备的衣袖又哭又笑,道:“咱们的雅儿,终于有人给他烧香上供了,不必吃别人剩下的香火,到了那里,也不必穷得连饭都吃不上。

    提到冰雪聪明的爱子,苏守备也禁不住泪如雨下。

    老嬷嬷原是看着莫夫人长大的,姓王,本也觉得莫夫人此生无望,谁承想,竟有了这样的好消息,自然替他们高兴,忙上前道:“老爷太太该欢喜才是,怎么倒哭了?’忙着吩咐下去,将屋里各色禁忌之物撤下,换上各样吉利物事。

    莫夫人脸上犹有泪痕,嗔道:“你急什么?且先撤下东西不必再摆,等确定了日子再说。,

    不然,岂不是叫人说咱们到了这么大年纪,还这样不害臊,轻狂得很。况且,也未必就有了呢!”说着,神情便低落下来。

    王嬷嬷劝道:“太太多心了,这周大夫是山上营里极好的大夫,虽说是三成准,说不得竟有五成准,我瞧着太太这两日也像是有喜的样子。只是太太想得周全,是老奴糊涂了。”

    十天过得很快,转眼间,秋雨如丝,枫叶入画,已经有了些微凉意。

    周大夫极为准时地过来给莫夫人诊脉,不多时,便起身笑道:“恭喜,恭喜。

    苏守备夫妇两个欣喜若狂,一般来说他们在西山大营里居住,请大夫吃药并不必给诊金,只按节送礼罢,但如今苏守备高兴得不行,大手笔包了一个十两重的银元宝。

    消息传开,琳琅和杨奶奶率先为他们欢喜。

    杨奶奶念了几声佛,叹道:“我只道他们后继无人了,说不定将来也只能靠过继以承继宗祧,谁承想,竟在这时候还能再得一个,但愿菩萨保佑,叫莫夫人一举得男。”

    琳琅深有同感,却暗暗担心,莫夫人毕竟年纪大了,当世医道也不太好,倒有些险。

    琳琅决定,好好照料莫夫人饮食养生,为求她母子平安。

    带了榴开百子的绸缎和几色吉利物事去贺喜时,莫夫人拉着琳琅不放,住她身后瞅了瞅,问道:“怎么没带虎哥儿来?”

    琳琅笑道:“虎哥儿如今淘气得很,没轻没重地横冲直撞,干妈如今大喜,更该小心。

    莫夫人伸手打了她手背一下,嗔道:“你多心了。我倒觉得虎哥儿好,咱们认了还不过半年,虎哥儿解了我多少悲伤,必是他带了这非凡喜事给我。

    琳琅暗暗好笑,其实莫夫人身子骨并不差,况且还没到四十,五年前也怀过,不过掉了,如今是思子过度才显得虚弱,调养半年,又有虎哥儿开怀,常常在山上走动,日益强壮,方能得以顺利有孕。只是旧人总是认为谁跟自己亲,便是谁带来的福缘。

    王嬷嬷在一旁笑道:“日后大姑奶奶常带虎哥儿来陪太太,说不定能带个小舅舅出来。”

    第80章 080章:杨朝宗又出征在即

    苏家之事并未张扬,也是林容和苏颂拜托琳琅时才说明缘故,别人只知道莫夫人没了一个儿子,却并不知道乃是因荣国府之故丧命,如今莫夫人又有了身子,况且大孙子老儿子一样年纪多得是,众人不以为意,反而络绎不绝地登门贺喜。

    莫夫人原本有些羞涩,听王嬷嬷这么一说,倒也不那么臊了。

    近日苏家人来人往越发忙乱起来,琳琅没带着虎哥儿,恐劳累着莫夫人,只自己过去帮衬料理些,苏颂得知后,也是喜极而泣,虽说仍伤弱弟之死,但若父母老来有子,也算是慰其半生悲苦,便亲自上门照料父母,琳琅顺势功成身退。

    刚回到家中,虎哥儿便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,一头扑过来,抱住琳琅的腿,道:“妈!”

    琳琅双手抱住他,到:“虎哥儿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虎哥儿委屈地到:“糕糕!”

    琳琅不解,刚走进屋里,便见杨奶奶正悄悄地叫春兰把装糕点的碟子拿走,那糕点原是她做给虎哥儿吃的极软极烂极淡之物,只许他吃一块,如今一碟子都空了,绝非虎哥儿吃的,心里便明白了,于是装作未见,忍住笑道:“虎哥儿走的越发稳了,都是奶奶教得好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十分得意,怜爱地看着心肝儿肉宝贝重孙子,越看越喜欢,谁家的宝贝都比不得,到:“在咱们山上,再没有比虎哥儿更干净俊俏的娃儿了,这几日我天天带他出门呢!”

    又问道:“你干妈如何了?”

    琳琅笑道:“虽说干妈年纪大了些,但半年来调养的好,日子还浅,倒不妨事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念佛到:“这生孩子就是一脚踏进鬼门关,好歹留心些,近日你也别带虎哥儿去打扰她,让她好好养着,等坐稳了胎再说。”

    琳琅正有此意,含笑点头。

    杨奶奶知道琳琅出事周全,也不多说,从旁边拿着拨浪鼓招惹虎哥儿,那拨浪鼓色彩鲜艳,虎哥儿一见便双眼一亮,挣扎着从琳琅怀里下来,到了杨奶奶跟前,仰头睁眼,满是儒慕地盯着拨浪鼓,杨奶奶偏不给他,把拨浪鼓藏到了身后。

    急的虎哥儿迈着小腿绕道杨奶奶身后,嚷道:“要!要!婆,要!”

    杨奶奶见他动作,一缩手,把拨浪鼓从背后拿到身前晃了晃,虎哥儿闻声又挪了回来,等他到了跟前,杨奶奶又把拨浪鼓藏到身后,如此反复三四次,虎哥儿竟是不得,立即坐倒在地,哇哇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杨奶奶见他哭的厉害,忙把拨浪鼓往他怀里一塞。

    虎哥儿拿到想要的东西,抽抽噎噎止住了哭声,奋力扶着桌子腿站起来,摇摇晃晃扑到琳琅怀里扭股儿糖似的蹭了蹭,眼里还含着一汪清泪,似在寻求安慰。

    琳琅一肚子怜惜地搂着他。

    杨奶奶心虚极了,左顾右盼,就是不看琳琅。

    琳琅忍住笑,嗔道:“奶奶,偏你惹他,等哭的厉害了,奶奶又比我们心疼。

    杨奶奶咳嗽一声,不提之前刚抢了虎哥儿的糕儿吃,便岔开道:“有你的帖子,也不知是谁家的,刚送来,你看看,再回帖子。”说着招了二妞去拿帖子。“

    拿来琳琅一看,却是凤姐下的帖子。

    杨奶奶问道:“谁下的帖子?”

    琳琅没敢说是凤姐,便笑道:“是荣国府下的帖子,说省亲别墅已经建好了,诸事皆备,好容易能略歇一歇,有点子闲空,便请我后儿吃螃蟹赏菊花。”

    杨奶奶听了,道:“既这么着,你去罢,只别告诉莫夫人。”

    琳琅一笑,道:“我理会得。”遂回了帖子。

    晚间杨海回来后,琳琅等他洗过澡,换了衣裳,正要说话,便见他脸色有些凝重,禁不住停下自己的话,关切地问道:“怎么了这是?谁惹你了?”

    杨海道:“何曾有人惹我?只是想着明儿起要有小半年的功夫不能回家。”

    琳琅闻言一怔,她本是极聪明的人,一旦西山大营全军整顿训练,自将至卒须得住在营中,便知必有极大的战事发生,且将在来年开春出征,但所有士兵却不得泄密,杨海自然也不能告诉她,遂垂头到:“你放心,我在家中会好好照料奶奶和虎哥儿。”

    杨海幽深的眼神里闪过一抹愧疚。

    琳琅抬头看见,柔声道:“你不必如此,早在当初,我就知道了你不能长久在家里,我也不会拘着你。你什么都不要想,在一心为国为民的时候,别想着马革裹尸,挣那什么武死战身后名儿,只要想着如何平安归来,别撇下我们娘儿们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杨海抓着她的手,紧紧握着,久久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琳琅又是一笑,到:“我们在家里,丰衣足食,也不求你升官发财,只求你平安即可。”

    杨海道:“你放心,我如今有妻有子,还有祖母需奉养,自当倍加珍惜性命。我不在家的时候,你多带虎哥儿出去走走,也好解解寂寞。”

    琳琅道:“我独自在家,有奶奶和虎哥儿,又何尝寂寞过了?况且又不是无所事事。荣国府才下了帖子,后儿我正要去一趟呢!”

    杨海点头,一宿无话。